垂直媒体的生存与挑战
APP发展到现在,目前大市场基本稳定。社交类APP如微信、QQ、微博、陌陌,电商类APP如淘宝、京东、美团,导航类APP如百度地图,天气类APP如墨迹天气等。
大而全的产品已经基本被BAT牢牢霸据。那么APP市场目前现状如何?潜力在哪里?未来更多趋势是什么?
PC时代以BAT为代表的平台化企业,前期以免费策略吸引市场,后期进行流量变现,这种“后变现”商业模式催生出“流量经济”这个词汇。
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各大巨头牢牢把握各大入口,依旧以流量经济思维进行创业,会死的很惨,一旦有优秀的新兴创业公司出现,巨头可以迅速复制入局,在资金、流量的支撑下,会让众多企业瞬间被击垮。
事实上专业垂直领域天然有护城河,BAT很难进入。O2O、电商导购、健康医疗、教育学习、金融理财等多个垂直领域,都有新兴创业公司产生。巨头们只能通过收购来完成控制,简单的复制已经失去作用。以丁香园、宝宝树孕育为例,两个创业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上亿元的融资,主要是对专业垂直领域的深耕。也就是说,这个领域我就是老大,巨头想要进来,但市场控件有限,得不偿失,只能选择砸资金入股合作
移动互联网的优势就是把人与人、人与信息、人与事物实现了互通,而且非常传播速度极快。只要满足了一个小众的需求,就能迅速崛起。以最新的“内容经济”为例,“得到”APP只用了两年,就收入上亿;还有分答、喜马拉雅、在行等等。这种快速的传播,是巨头们无法控制的,且因为极具粉丝效应,即使模仿复制,也得不到市场认可。
而IP经济,更是只想个人化,比如“咪蒙”、“毒舌科技”、“Papi酱”等。
移动互联的时代,正式从传统大而粗的模式走向小而精。小众化做好,就是大众化。
在垂直领域的发展道路上,如何找到新的商业模式,如何在瞬息万变的互联网浪潮中构建核心竞争力,如何在人才流动加速的时代保持业务运营的高效性,成为这些垂直媒体创业者最关心的问题。
2018垂直APP发展趋势
衣食住行类APP垂直化发展趋势明显
从发展趋势来看,衣食住行类APP定位不断聚焦、垂直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,各APP相继推出,布局抢占移动终端。
具体来看:
“衣”类APP可细分为服装团购类、服装品牌商家推荐类、服装折扣信息提醒类、服装搭配分享类,以及儿童和男士等针对细分人群的APP:
“食”类APP可细分为美食团购类、美食优惠券类、美食推荐类、美食菜谱分享类APP:
“住”类APP细分为租房类、买房类、酒店团购类、酒店预定类等, 其中,租房类又可分为长租、短租类和整租类、合租类,买房类也可分为新房类、二手房类:
“行”类APP可细分为车票预订类、车票信息类、旅行规划类、地图导航类、打车类和公交路线查询类APP.
垂直类电商APP迅速崛起
随着最新的电商类APP市场数据的出炉,我们可以看到,垂直电商APP正在逐步崛起,二手电商平台闲鱼的月活跃用户已经超过1500万,而蘑菇街、小红书等电商平台也逐步在细分领域成为市场的大腕。
从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出,二手商品类、母婴类、跨境电商类、医药类、生鲜类、零售O2O类、生活服务类、酒水类都有一大批垂直电商崛起。
而垂直精细对电商平台的来说,本身就是一种生存策略,京东商城最初的发展,也是专注于3C行业,在积累一定的品牌、客户基础上,才逐步转化为综合卖场。
垂直APP的媒体价值得到广泛认可
移动广告市场呈现多元发展趋势
各细分领域的APP通过精准定位具体人群,提供深度个性化服务,不断增强APP的独特性和唯一性,提高用户黏性和依赖度,从而获取优质用户。
垂直媒体因其“人以群分”特征明显,小众需求聚焦成“圈子”,进而带来个性化和较强的用户粘性、忠诚度。
垂直化意味着不需要人尽皆知,只需要抓住自己的核心用户。对于广告主而言,垂直媒体相对于超级媒体来说,也许不能带来超多的曝光,但却能更高效地帮助广告主触达目标用户群。
2017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规模约为2650亿元,增速为33.9%。目前我国国内移动广告规模仍在高速增长阶段,预计2019年移动广告市场规模为4842.5亿元,预计17~19年复合增长率接近30%。而移动媒体净价涨幅的数据显示,新媒体和社交网站涨幅最高为88%,其次是生活和旅游类媒体,涨幅16%,垂直媒体则位列前三,涨幅14%。由此可见。优质垂直领域APP的媒体价值已经得到广泛认可,广告主在移动网络广告投放策略上有了更多选择。
流量分级售卖对接广告主灵活采购需求
成移动广告平台类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
基于移动广告市场多元发展趋势,广告主的投放需求愈加多样化,流量分级售卖既能对接数万广告主直接或代理采购需求,又能最大化媒体变现收益,同步提升填充率及流量价值,因此“流量分级售卖”成为各大广告平台的核心竞争力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