猫咪的驱虫频率需要根据年龄、生活环境及健康状况综合决定,以下是科学建议:
**幼猫阶段**(2-12个月)
幼猫免疫力较弱,建议首次驱虫在2周龄时进行,之后每月1次直至6月龄。若生活在多猫环境或户外活动频繁,可延续至12月龄。常见寄生虫如蛔虫、绦虫可通过母体乳汁传播,需重点防控。
**成年猫阶段**(1岁以上)
- **室内猫**:每3-6个月驱虫1次。若完全不出门且无生食喂养,可延长至6个月1次。
- **户外猫/多宠家庭**:每2-3个月驱虫1次,尤其夏季跳蚤、蜱虫高发期需加强防护。
- **特殊状况**:出现呕吐、腹泻、消瘦或粪便带虫时需立即驱虫,并咨询兽医。
**驱虫药物选择**
推荐使用广谱驱虫药(如含吡喹酮、非班太尔成分),体内外同驱产品(如大宠爱)可简化流程。注意:滴剂需避开猫咪舔舐,片剂需按体重精准给药。
**注意事项**
1. 孕猫、病猫驱虫前需兽医评估;
2. 驱虫后48小时观察排便及精神状态;
3. 定期环境消毒(尤其地毯、猫窝)可降低重复感染风险。
科学驱虫能有效预防贫血、肠梗阻等寄生虫并发症,建议建立健康档案记录用药时间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