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《宋史》记载,“咸平二年(999 年)冬,契丹萧太后率兵南侵,宋将杨延昭时在遂城,城小无备,契丹攻之甚急。昭悉集城中壮丁登城持械护守。时逢大寒,汲水灌城上,旦悉为冰,坚滑不可上,契丹溃退。”这就是有名的冰城之战。
遂城西控雁门(山西雁门),东连雄霸(雄县、霸州),辽始终未入,故有 “铁遂城”“英雄城”美称。六郎杨延昭战功卓著,由保州(今保定)缘边都巡检使调升鄚州(今雄安新区鄚州)刺史。
遂城不仅有烽火征战,也有美景佳酿、商贾云集、英杰汇聚,是个有酒有故事的地方。
相传,晋朝“竹林七贤”之一、酒仙刘伶,自安徽不远千里到遂城访友张华。当地盛产美酒,刘伶痛饮后神清气爽,神思泉涌,写下千古名篇《酒德颂》:“捧瓮承槽,衔杯漱醪,饮此美酒,无思无虑,其乐陶陶。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太行之形,不觉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”刘伶乐不思蜀,终老于此。城西有刘伶墓、西北有张华村,1982年刘伶墓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到南宋时期,名将文天祥兵败被俘,在押往元都途中登上遂城西城墙,留下“冷烟衰草千家冢,流水斜阳一点村”之句。这“千家冢”之中就有刘伶墓,那“一点村”应是张华村吧。
清帝乾隆微服私访为这里美景所动,欣然写下《安肃道中》(徐水旧称安肃)一诗:“菜畦果圃连溪坞,瀑水东流一带斜。怪底山川饶秀色,村名犹自号张华。”
公元1646年版《安肃县志》采集八景入志,其中南岳宏宫、北极层观、四望荒亭(六郎亭)、刘伶孤冢四景在遂城,可见其文化积淀深厚,人文景观众多。
遂城由于年代久远,现在已无古城建构,只留少量城垣、堤防。在西南城角一带,尚有残存古城墙,高约10 米,宽30米,断续数百米,与燕南长城一样,都为筑土城墙。
1974年,在北城和南城地下3米发现两处古战道,宽3米,高2米,长度不详。
1986年文物普查中,在南城墙下发现一北朝单体墓葬,南二堤下发现汉墓群,西二堤下发现隋代墓。
1993年,遂城古城墙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。
成一游遂城
杨六郎冰冻遂城(一)
杨六郎冰冻遂城(二)
徐水遂城觅古
徐水遂城古城
遂城古镇
(注:编辑本文时有删减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