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】冷静分析:评副教授容易吗,你们都是几年评上的?

【原】冷静分析:评副教授容易吗,你们都是几年评上的?

假设18岁上大学,22岁大学本科毕业,22-25岁读硕士研究生,25岁至28岁读博士研究生,28岁到大学或研究所工作,第一年为助教,29所评上讲师,讲师职称后五年或六年评上副教授。也就是35岁左右评上副教授,然后副教授再五年后评上教授,差不多40岁。

小木虫论坛曾经做过一项关于“评上教授时的年龄”的调查。

调查显示:有33.2%的调查参与者是在36-40岁时评上教授,占比最多。21.3%的参与者是在41-45岁评上教授。

正常晋升一般要求3-5年的任职年限。按照这个标准,一般35岁左右可以评上副教授。(中间排除掉延毕、考核不通过、申请国青年失败以及家庭原因等情况)当然,这只是一般情况下。

特殊情况也有,比如因为学术业绩异常优异高聘职称的,比如国外读博一回来就给教授的,再比如年纪轻轻但取得一些世界上突破性成就给教授的。

不过特殊情况毕竟还是少数。绝大多数情况一般都按照35岁这个标准走。

那么按照正常情况下,35岁应该能评上副教授。但是,现在真实情况却是大多数人在35岁这个阶段时,依旧还保持讲师的身份。

图源:知乎

原因一:不同学科之间教授评审难度不同一些人文学科,研究空间相对来说狭窄,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出研究成果,那么因此评上教授的时间也会相对较长。

原因二:学术平台另一点会影响评审时间的的是学术平台,比如985/211高校虽然平台强的,但同时竞争力也大,如若实力不是特别拔尖,很难在学术精英的围绕中突围出圈。再加上,近几年高校生存不易,非升即走制度让人始终紧绷着一根弦。

原因三:自身实力最强大脑的主持人蒋昌建,曾经在《开讲啦》节目中被犀利问题问到:

“为什么在复旦大学20年还是个副教授?”

不过他很坦然:“因为无能啊。”

他是这样解释的,自己的学术水平还没有达到可以评教授的水准。

自身的学术实力也是能否评上教授的关键因素之一。

原因四:基金是能否评上副教授的关键。男35岁女40岁,是国青年基金申请的年龄上限。过了35岁年龄限制,就没有办法再申请青基,只能申请面上,如果说青基大概有25%的几率能中,那么面上就只有13%,少了一半。

这个概率并不是空穴来风,想一想申请国青基的基本都是普通的青年科研人员,申请面上项目很多都是教授、长江学者、杰青等,在他们面前,普通青椒确实不占优势。

在知乎上搜索博士,关于年龄焦虑的问题比比皆是。

也难怪,现在延毕率很高的情况下,基金项目又设置了“年龄门槛”,博士难免会有危机感。

@知乎匿名网友:

除了青年基金,还有一个“四青”帽子是重要原因。

四青帽子代表的就是优青,也是男38岁以下,女40岁以下,还有青年长江啥的这些。这个虽然就涉及到门派,出身这些事情,但每个学校却都非常在意这个,因此就算你入职的时候不太可能立刻拿(院士门生另算),但是总得有个盼头,希望你有这个潜力。

总之,我们都需要不断成长,让自己变得强大,才能遇到更大的平台,或者被更大的平台发现。

当下的起点再低,也没关系,只要你持续得往上走,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好。

相关推荐

亿万僵尸在哪买便宜?亿万僵尸购买平台推荐
商家要加入美团外卖抽成怎么算的 美团开店提成是怎么算的?
如何绘制表格折线图
亚洲365世界杯

如何绘制表格折线图

⌛ 07-19 👁️ 3668
首日物价出炉时装500万一套 附回血率计算
BSt365提现

首日物价出炉时装500万一套 附回血率计算

⌛ 08-01 👁️ 190
黃翁:生長環境,分布範圍,主要價值,栽培技術,
亚洲365世界杯

黃翁:生長環境,分布範圍,主要價值,栽培技術,

⌛ 08-16 👁️ 291
「早安」的日文怎麼說?為什麼晚上也說歐嗨喲?